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5330字。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们平时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都是表示区域的术语。每个区域都具有整体性特征。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区域空间结构,即区域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据此回答1—3题。
1.区域通常是指
A.一定历史时期的组合 B.一定的地域空间
C.完全按自然条件划分 D.完全按人文要素划分
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
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组合形式
B.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C.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一社会综合体
D.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4—6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漠化速度(平方 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D.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5.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
A.华南、华东和东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D.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据此回答7—8题。
7.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
A.涵养水源 B.调节气候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8.导致我国湿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