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乐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00字。
河南省南乐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出题人:南乐一中高二地理组校对:仝艳娜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①RS ②GPS ③GIS ④CPU ⑤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
3、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核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4—6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漠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4、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D、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5、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
A.华南、华东和东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http://www../Blog/?UserId=997609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D、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B、西气东输主要把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西气东输对西部、东部及沿线地区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D、西气东输的意义主要在于改变东部的环境质量,对东部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