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必修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2/8 10:32: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110字。
  济南外国语学校
  高二地理必修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发挥你的想象回答3—6题。
  3.“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
  4、决定“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5. “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随经度改变所产生的水分差异B.随人类开发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水平差异
  C.随海拔高度变化所产生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D.随纬度改变所产生的热量差异
  6.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差异显著,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有很大不同。回答7~8题。
  7.关于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广,水资源丰富           B.亚热带季风气候广布
  C.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           D.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南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B.北方地区有色金属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
  C.南方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地形破碎是其发展的限制因素
  D. 南方开放较早,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表。据图判断9~11题。 
  9、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秦岭
  10、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11、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
  A、盐碱地的治理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1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