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4630字。
孝感高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共60分)
1.某考古工作队在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A.1:100 B.1:100000 C.1:5000 D.1:500000
读下图,图中a、b为等值线,且a>b。回答2-3题。
2.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 ()
A.图中L线为高压脊线 B.①处风向为西南风
C.①、③处可能有阴雨天气 D.③处气压数值高于②
3.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线表示河流,①②③④为聚落和工业区。仅考虑环境因素,化工厂最适宜布局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4.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表l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读表l,回答第5题。
表l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5.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下图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下图,完成第6题。
6.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C.受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影响,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据报道,2008年入冬以来,到2009年春季,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最严重时,粮食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6亿亩。回答7-8题。
7.因为干旱,下列粮食作物受旱面积最大的是()
A.水稻 B.春小麦 C.冬小麦 D.玉米学
8.上述省区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响的是()
A.皖和鄂B.鲁和冀
C.晋和豫D.陕和晋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右图,回答9-11题。
9.图中()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10.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1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最可能会出现() ()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