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ppt5
- 资源简介:
共60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含小天地大视野、课标自主落实、学案互动探究、要点突破、经典例析、课时作业等环节,练习共15小题,约3780字。
一、选择题
(2010年试题调研)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地震中大量建筑严重受损,太子港变为一片废墟。读图回答1~2题。
1.地震发生时,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街头步行的人们发现( )
A.先是上下颠簸,后是前后、左右摇摆
B.此次地震有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太阳正从东南方升起
D.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不断从天空降落
2.海地大地震造成了首都太子港人员重大伤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地震震级高B.建筑物抗震能力低
C.震源深度太大D.城市人口密度高
【解析】 第1题,首先到达地面的地震波是纵波,这时震中附近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根据图中经度,可以算出海地属于西5区,地震发生时为12日16时53分,不可能日出东南方。第2题,震源深度越大,地震波从震源向地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削弱作用就越大,对地表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小,破坏程度就会降低,人员伤亡反而会减少。
【答案】 1.A 2.C
图a、b、c、d所示为地貌景观或地质构造,据图回答3~4题。
3.四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a和b B.b和c
C.c和d D.b和d
4.下列对四图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反映的是河口三角洲地貌
B.b反映的地貌景观在我国西北部较为常见
C.具有c图构造的地区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库
D.d图中突起部分为地垒,下凹部分为地堑
【解析】 a图为流水沉积作用,b图为风力沉积地貌,c图为断层,d图为褶皱,而褶皱和断层属于内力作用。a为河流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b图是西北内陆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c图出现断层,不适宜修建水库,d图中没有断层出现,不会有地垒、地堑,地垒为两断层中岩层上升部分,地堑为两断层中岩块下降部分。
【答案】 3.C 4.D
二、综合题
5.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3)④是_____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___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
(4)③是_____ (圈层名称),其物质状态是____态;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_____。
【解析】 图中①为硅铝层,②为硅镁层,两层构成地壳,其中大陆地壳较厚,由①、②两层构成,大洋地壳较薄,①层缺失。
【答案】 (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2)陆地 海洋
(3)莫霍 33
(4)地幔 固 ①<②<③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2010年试题调研)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的相关资料,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2题。
雨花石 昆石 太湖石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的网络状白色石英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是石灰岩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