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湘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2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3 15:57: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绝对小孩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6张。本课件含轻松扣教材、巧妙析要点、典例明考向、拓展延伸等内容,配套课下作业约3400字。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
  【解析】 注意审题,从土层的分布来看,②处颗粒较大,以砾石为主,④处以沙漠为主,③处土壤颗粒较小,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易形成天然绿洲。结合上题判断天然绿洲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那么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流量较大,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小,故选项D正确。
  【答案】 1.C 2.D
  (2009年福州质检)2008年10月1日,《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件》(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读图回答3~4题。
  3.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用水B.沙漠广布
  C.过度放牧D.气候干旱
  4.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①放弃全部耕地 ②合理调水 ③加强能源建设 ④恢复自然植被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必须要明确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尤其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土地的荒漠化,故3题答案选A,本题中的答案就孕育在试题的文字信息中。放弃全部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注重经济效益的做法是错误的,排除①;加强能源建设,往往能剥离地表,加大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程度,因此排除③,因此4题答案为D。
  【答案】 3.A 4.D
  (2009年烟台统考)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D.荒漠化范围扩大
  【解析】 图示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荒漠广布,风力作用为主。B说法与其相符。随着人口的增多,上游水资源利用不当,下游河流枯竭,荒漠化范围扩大,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
  【答案】 5.B 6.D
  (2009年广东模拟)下图为新疆南部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7~9题。
  7.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环盆地以维吾尔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②环盆地有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