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ppt
- 资源简介:
共47张。本课件含轻松扣教材、巧妙析要点、典例明考向、拓展延伸等内容,配套课下作业约3460字。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2009年桂林统考)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下表,回答1~2题。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
年份 1949年 1954年 1958年 1971年
湖泊面积(km2) 4 350 3 915 3 141 2 820
容积(亿m3) 293 268 228 188
年份 1977年 1984年 1995年 1997年
湖泊面积(km2) 2 740 2 691 2 625 2 145
容积(亿m3) 178 174 167 150
1.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湖泊面积、容积缩小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有关。所以①④正确。
【答案】 D
2.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
A.水体富营养化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解析】 包括洞庭湖在内的长江沿岸几大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峰补枯作用较大,一旦湖泊萎缩则该作用减弱。
【答案】 C
(2009年河南联考)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流域原始生态环境脆弱。近年由于降雨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读下图,回答3~4题。
3.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解析】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此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4.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
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解析】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受气温低的影响,不宜大规模种植乔木,也不宜通过引进物种来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生态脆弱,不宜扩大耕地面积;而应改良耕作制度,通过围栏封育、轮封轮牧等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好草场资源。
【答案】 A
(2009年自贡调研)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5~6题。
5.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降水丰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水量小,落差大,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解析】 欧洲西部多平原地形,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又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分配均匀,水量变化小,从自然条件看非常利于发展内河航运。流域内又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内河航运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西藏自治区虽然河流众多,但多是河流源头,水量小,落差大,发展内河航运极为不利。
【答案】 5.D 6.C
(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8.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9.该水库可能位于(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