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每课一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5小题,约2960字,有答案解析。 2.1 城市空间结构 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占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B.在工业化之前城市住宅区就已存在
C.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
D.低级住宅区一般布置在内城和工业区
2.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商业区内只有商业活动
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在交通线上都会形成商业区
3.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布置
解析: 第1题,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住宅功能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故A错。工业革命以后,工厂逐渐集中分布,使居住单元也相互聚拢,形成住宅区,故B错。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配套有多种公共设施,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故C错。第2题,商业活动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团块状或带状分布,但不是所有的交通线上都有商业区形成。由于城市中心服务范围遍及全市,各种交通工具都可方便到达,因而其商务等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形成中心商务区。第3题,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位于城区的工业区,出现了争地、争水、争动力,再加上市区地价高,租金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工厂企业纷纷迁向市区边缘地带,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工业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运输需求,所以在交通方便的铁路、公路、河流两侧往往是工业布局的首选之地。
答案: 1.D 2.B 3.B
(2011•湖南高一期末)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5.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的时期,该城市都是由市中心不断地向郊区扩展,郊区城市化是该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发展基本不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致呈同心圆状向四周扩展,这说明该城市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地形条件有利。
答案: 4.D 5.A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