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部分阶段测试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950字。
大气部分阶段测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2•重庆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1~3题。
图3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 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流向和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德班地处非洲东岸,沿岸附近有厄加勒斯暖流自北向南流经,该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受非洲大陆的阻挡后向南偏转而形成,因此该洋流的流向主要受控于陆地阻挡。
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的成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南非是非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矿业发达,人均收入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均碳排放量高,故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会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量较低,故C项错误;石油资源丰富与人均碳排放量高低没有关系,只有石油消耗量大,才会导致碳排放量高,故D项错误。
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3.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对地面的影响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故A项错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被称为大气逆辐射,也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该作用越强,全球温室效应越显著,故B项正确;大气温度升高,是因为吸收地面辐射,吸收得多,返还给地面的辐射也多,才会增强温室效应;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非常少,故C项错误;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大气热量散失加剧,地面温度降低,故D项错误。
4. 寒假期间是去吉林看雾凇的好季节,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
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雾凇的形成。“夜看雾,晨看挂”说明夜晚起雾,直至日出前后,凝结成雾凇。雾凇的凝结自然在气温低的条件下形成。
5. [2012•山东卷]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5~7题。
图3
5.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风向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中③处于接近低压中心的低压槽,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易形成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
6.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卫星云图需要远距离感知,可利用遥感技术;查询地理数据和选择考察路线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7.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于科考队经过2个月的考察返回P地,返回时时间为4月21日,因此出发时时间为2月21日左右。2月21日与4月21日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则同一个地点这两日的昼夜长短相反。2月21日P地昼长为11小时,夜长为13小时,故4月21日P地昼长为13小时,夜长为11小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