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3510字。
上高二中2014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2=50分)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 题。
1.图示地区有一段长城遗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 )
A.A—B段 B.C—D段
C.E—F段 D.G—H段
2.人们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
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 ( )
A.450 B.449 C.200 D.199
4.右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最明显的差异是:( )
① 季风的影响程度 ②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 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 冬季气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日本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D.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6、上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多草原、荒漠景观
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与甲图中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盛行风 D.植被
读右图完成8~10 题。
8.形成乙地湖泊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冰川作用 B.断裂下陷 C.河流侵蚀 D.火山喷发
9.判断A地的气候类型(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山气候
10.建设A地到B地的铁路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气候干燥,扬尘多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1~13题。
11.影响各地年均每日日照时数均不足12小时
的直接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洋流 D.纬度
12.下列选项与图中a、b、c三点日照时数的大 小
关系相符的是( )
A.a=c<b B.a=b>c
C.b>a>c D.a>b>c
13.图中EF沿线地区没有出现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右面区域图,完成14—15题
14. 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15.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