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15届高二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5200字。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15届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4题。
2.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图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3.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4.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5-6题。
5.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6.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大力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下图是我国季风区四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四地均位于平原区,读图回答7-10题。
7.四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春季多雨——受冷锋影响
B.夏季多雨——受锋面雨带影响
C.秋季多雨——受气旋影响
D.冬季多雨——受暖锋影响
8.冬季各地气温有明显变化,原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势高低
C.季风环流 D.太阳辐射
9.②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0.关于四地降水与气温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降水越多夏季气温越高
B.②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
C.④地年降水量最多,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D.①地年降水量最少,气温的年较差最大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11-12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