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3880字,部分答案扫描。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014.11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二道大题,共8 页。
2.卷面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60分)
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的区域有:
A.热量带B.自然区C.高原区D.干湿地区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
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7~9题。
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