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道小题,约3670字。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读图回答1—2题。
1. 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小 B.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
C.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D.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区域内农作物熟制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高低 B.地形地势 C.光照强度 D.科技水平
4.图示一年两熟区内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图3为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1990至2000年)。据此完成5—6题。
5.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的是中国,则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
A.风能、煤炭 B.地热、潮汐
C.水能、沼气 D.煤炭、地热
6.乙能源的大量消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空洞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沙尘暴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 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11、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