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打包1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课标版】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打包19份,Word版,含解析)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学案1地球及地球自转的意义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八环境问题(含选修)与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二学案1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二学案2常见天气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二学案3气候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九学案1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九学案2区域经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六学案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六学案2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七交通与区际联系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三学案1水体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三学案2地壳运动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十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十一旅游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四学案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四学案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2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doc
【南方新课堂】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一学案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1 地球及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
A.800千米 B.1 200千米
C.1 600千米 D.2 200千米
解析:G1与G2相隔约10个纬度,两点大致位于同一经线上,计算可得管道长度最接近1 200千米。
答案:B
(2016•重庆一模)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完成2~3题。
2.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从图中可知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但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
答案:C
3.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小
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温度条件比d行星好
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地球的温度条件适宜生物生存,这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B
(2016•临汾二模)“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解析:“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热量丰富,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
答案:B
5.“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解析: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
……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2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衡水一模)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9:00,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图中显示7:09日出,17:36日落,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D。
答案:D
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故B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北京昼较短,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较远,赤道附近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午影子较长,A项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不能确定,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的变化无法确定,C项错误。
答案:B
3.(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根据图中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分析,乙地位于赤道,是物体影子最小的地区,所以四地中楼间距最近。
答案:B
(2016•重庆一中摸底)下图所示全球刚好同属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4~5题。
……
专题八 环境问题(含选修)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石家庄一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 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下图示意黄淮地区1971—2001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据此完成1~2题。
1.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关系是( )
A.20世纪80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
B.20世纪80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
C.20世纪80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D.20世纪80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
2.推测黄淮地区1971—2001年间( )
A.冬季风势力减弱
B.降水量显著增大
C.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改变
D.森林湖泊面积大量增加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季霾日数与风力呈明显负相关,故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A项正确。注意正相关说明变化一致,负相关说明变化不一致,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第2题,从图中只能看出不同时期,霾日数与各要素的相关性,不能看出冬季风势力强弱、降水量变化趋势,更不能看出森林、湖泊面积变化;同时,霾日数与风力、降水、湿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可能是霾的组成物质发生改变,导致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霾日数存在差异。.
答案:1.A 2.C
(2016•天津滨海六校3月联考)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完成3~4题。
3.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4.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第3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4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答案:3.C 4.D
(2016•山西4月质检)土壤由矿物质、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