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替政府长脸的自卑情结
作者:杨光志 时间:2009/2/20 13:51: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动辄启用学生作为行政的资源,说得难听点,就是将学生作为权力随时可以使唤的“丫鬟”,拿来替政府长脸。这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诸如:组织学生为庆典活动游行、打腰豉舞花环,为招商或者迎接上级领导而当欢迎队伍,为展览活动作造声势的背景人群……等,甚至还为此发生久候领导不来学生晒晕倒之类的新闻,这样的情况,换了在其他一些国家,下达此类指令的官员可能马上会以损害学生教育权益等罪名被告上法庭。
回到这则新闻,这官员让学生扫街,是为迎接外宾考察团,这镇政府的用心,有强烈地替当地求财富的良好愿望,如果说当地学校被迫执行政府指令是由于行政隶属的无奈,那学生家长及当地舆论对学生扫街的服从与理解,就可以算是对所谓“父母官”用心良苦的体谅了。
无论说这场扫街是一场权力秀也好,或是说是一场闹剧也罢,总之这是一个贫困地区上至行政官员、下至平头百姓的自卑情结所致,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因为来的贵宾是有可能给当地带来投资的富人,于是,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表达欢迎之情,包括镇长口中的“国际形象”,便在这样一种自卑情结的支配下,不择手段了。孩子便无奈地做了装扮街景、粉饰繁荣以利吸引投资的道具。
所以,指斥该地为迎接外国考察团派小学生扫街的行为是权利滥用,是封建官僚思维,这样的断定不难下,但了解了这种行为背后也有无奈的民生诉求,才可相对公正地评价这一事实。一个穷地方对于“机会”与“财富”的渴求之情,是富庶之地的人们无法想像的,正如一些百姓削尖脑袋想将属于自己的拆迁补偿求得最大值,被一些人指责是“刁民”、“钉子户”行为一样,无甚优势却想获发展的贫困之地,能有外国考察团来一趟的“宠荣”感,与可能换来当地面貌换新的欣喜想像,是当地上下一心“齐扫大街”的底气。但确实以平等尊严受侮辱受损害为代价,其客观现实世态的情状,让人悲悯更多于义愤,思之怅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