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0题,约4190字。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
A. 气候干旱,降水少 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剧变。据此回答2、3题。
2. 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下面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 气候变化B. 植物变化C. 水的变化D. 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3. 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在起作用。( )
A. 光合作用 B. 生产功能 C. 分解功能 D. 平衡功能
图中的三条线表示全球及南、北半球月平均气温变化与冰雪覆盖面积的对应值,读下图回答4、5题。
4. 图中a点表示 ( )
A. 南半球的7月份 B. 北半球的1月份
C. 全球平均状况的1月份 D. 全球平均状况的7月份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小于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
B. 由于冰雪的反射,大气温度明显上升
C. 据估算,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20~30米
D. 从全球平均状况来看,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9题。
6. 由上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
A.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 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 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7. 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加强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 氯氟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 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8.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 ( )
A. 引起海平面下降 B. 腐蚀建筑物 C. 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皮肤癌患者增多
9.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规律性 D. 不均衡性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的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0、11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