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永丰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4130字。
江西省永丰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命题:张运才 审题:刘云峰 2012-10-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橡胶种植北界
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
A.过渡性 B.差异性 C.不确定性 D.整体性
3.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的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工农业发达地区。图甲、乙、丙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地区。读图回答4~5题
4.甲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方向为
A.发展重化工基地 B.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出口加工、高技术工业
C.发展加工工业,产品以内需为主 D.我国能源基地
5.下列关于乙三角洲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 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读下图,回答6~7题。
6.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右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左图图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 ad B.cd C. ab D.bd
9如右图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产品设计 B. 产品营销
C.产品加工 D.产品更新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第10题。
10.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