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题型专练(2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760+23970字。
题型一 选择题
专练1 区域地图类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定位:区域普通地图。区域专题地图。区域综合地图。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河南许昌、新乡、平顶第二次调研)美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展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澳洲与南极洲。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关于洪保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航段:正值旱季,阳光直射
B.②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
C.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限
D.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2015•云南第一次检测)动车组是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单元,时速高达200千米或以上,安全性较高。下图为我国2014年已通动车组路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动车组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覆盖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
B.都分布在我国地势平坦的地区
C.中西部较东部地区发展更快
D.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4.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速度快,动车组在短途运输中占优势
B.因价格高,航空长途运输受动车组影响较大
C.动车组客货运量小于水陆运输
D.动车组较传统列车停靠站点更多
(2016•浙江嘉兴基础测试)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海域洋流的流向是( )
A.大致自西向东
B.大致自东向西
C.1月向西南流
D.7月向西南流
6.关于乙岛气候类型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年降水总量少 D.有明显旱雨季
(2016•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回答第7题。
7.关于宁夏地理环境自西北向东南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B.温带季风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
C.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
D.干旱区向半干旱区、半湿润区过渡
(2015•安徽蚌埠三测)下图为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读图完成8~9题。
……
题型二 非选择题
专练1 描述特征或过程型
考点定位:地理位置和特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描述。(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分布的描述。地理过程和地理事象变化的描述。
1.(2016•福建省4月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最低洼和最核心的地带。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近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经过多年发展,格尔木市已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图甲为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图,图乙呈现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独特地貌景观。该景观尤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分布的面积最广。
甲
乙
(1)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
(2)指出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广泛分布的地貌景观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2.(2016•安徽师大附中等四校第三次联考)下图为某国简图,据图描述该国的地形特征。
3.(2015•上海地理,3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