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点》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9小题,约2780字。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3、4 1、2
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8 7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5、6
川滇地震滑坡
泥石流多发区 9
一、选择题
下图是“黄淮海地区8级及以上风力出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出现8级以上风力的天数最多。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月份,该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 ( )。
A.春旱 B.伏旱 C.洪灾 D.暴雨
2.此时,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区,还会形成 ( )。
A.洼地 B.旱地 C.盐碱地 D.沙地
解析 第1题,3、4、5月份黄淮海地区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春旱。第2题,春季华北地区风比较大,降水少,春旱严重,所以蒸发旺盛,如果地下
水位比较高,则会形成盐碱地。
答案 1.A 2.C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列柱状图反映了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六区域旱灾的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④是西南地区、③是华北地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粮食单产高,因此乙项较小
B.⑥冬、春季节寒潮频发,因此旱灾造成的损失比例比较小
C.③春季受高压控制,干旱少雨
D.②耕地面积广大,河湖密度大,因此丙项较小
4.与⑤春旱关系最密切的次生灾害是 ( )。
A.地震 B.寒潮 C.森林大火 D.滑坡
解析 第3题,根据我国旱灾的分布特点及已经确定的两地区可以推测:
①为我国西北地区,全年干旱,地区粮食单产并不高;⑥为我国华南地区,
冬、春季节受寒潮影响较小;③为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少雨是因为春季
升温快,蒸发量大;②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丙项较小。
第4题,⑤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春旱常会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
害。
答案 3.D 4.C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5~6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