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2860+3080+3050字。
《地球的运动》学案一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①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②自西向东。
(3)周期
名称 长度 参考点
恒星日 ③23时56分4秒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④24小时 太阳
(4)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约为⑤15°/小时
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⑥赤道最大,⑦极点最小为0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2.地球公转
(1)概念:地球绕⑧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周期
名称:⑨1恒星年
含义: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
……
《地球的运动》学案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
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3.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原因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不停地自转
(2)周期
长度:1个太阳日
意义:影响人类起居作息,是基本时间单位
2.晨昏线(圈)
(1)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分界线。
3.地方时
(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早。
(2)规律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时区和区时
(1)时区划分:图中共可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A是中时区,B是
东一区,C是西一区。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
《地球的运动》学案一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
2.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方法。
3.了解五带的划分。
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示例)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夏半年 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 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⑧递减。
(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示例)
节气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极点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成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