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防范》ppt(4份)
- 资源简介:
共11张。课件主要讲述了旅游安全、旅游安全防范、野外生存技能。
2.4旅游安全防范
地理选修三:2.4旅游安全防范课件(李玉军).ppt
地理选修三:2.4旅游安全防范检测练习(李玉军).doc
地理选修三:2.4旅游安全防范教案(李玉军).doc
地理选修三:2.4旅游安全防范学案(李玉军).doc
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四节 旅游安全防范
【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2. 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游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旅游安全的主要类型。
3.能够结合某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某区域旅游安全隐患并了解防范的措施
4.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同一地区不同的季节也有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在旅游前和旅游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一些可能对旅游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尤其是一些突发的自然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些都应该是本节的重点;这些知识区域性、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课前准备】阅读课标,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网络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旅游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同时准备好课堂上学生的抽签道具。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根据2016年我国旅游重大安全事故,归纳引发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了解如何防范旅游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根据材料判断涉及的旅游安全问题。
思考如何防范旅游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旅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导入本节的学习主题-旅游安全防范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结合旅游经历交流曾遇到的安全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存在哪些潜在安全隐患?
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四节 旅游安全防范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2. 知道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对旅游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旅游安全的主要类型。
3.能够结合某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某区域旅游安全隐患并了解防范的措施
4.学会简单的野外生存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自救互救能力。
【学习策略】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调研】阅读课标,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网络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旅游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结合旅游经历,交流曾遇到的安全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我国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存在哪些潜在安全隐患?
【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右图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示意图
(1)西安市(古长安)的旅游资源多属于 类旅游资源。如果游览西安文化古迹,出游前可以通过旅行社、
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2)从沿线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3)某同学暑期到沙漠地区进行探险旅游。如果被困野外,他应当如何求救?
新授课
2.4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
一、 单项选择题
圣洁的雪山,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进藏游”热已渐渐兴起。据此完成1-3题。
1.结伴去西藏自助游时应准备的物品有
①通信工具 ②应对重大事故的医疗器械 ③指南针 ④旅游地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安全防范物品有
①防缺氧的氧气袋 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 ④防暴雨的雨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的变化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4.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是
①暴雨天气 ②崎岖的山地地区 ③野外烧烤 ④社会动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