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40字。
《环境保护》教案
考纲解读
1、 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 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
3、 掌握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各种生态破坏的类型、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4、 掌握工业、农业、交通和资源开发等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类型、危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5、 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生态保护行动中,国际合作与公共参与的意义
知识体系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3)常见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l0)①“总悬浮颗粒物”②可吸入颗粒物:
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 2 )酸雨
①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说明:酸雨不单指“雨”,也包括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②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D.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④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发展,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B.分布范围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西南地区
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目前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大气污染的防治: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意义: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3.分类: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