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地球和地球运动》学案
【学法导航】
宇宙环境
①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公转自转方向都是逆时针,公转周期规律:由内到外越来越长
②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小行星带)巨行星远日行星
③卫星数量:最多的木星最少的水星金星
2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外因: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运行轨道
内因:距离适中——温度适宜体积质量适中——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液态水
太阳活动 圈层 影响
太阳黑子 光球层 气候的变化,11年为周期
耀斑、日珥 色球层 磁暴、短波通讯
太阳风 日冕层 极光(高纬)
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②周期:真正周期:恒星日
昼夜更替:太阳日
1比较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
长度 自转角度 区别
恒星日 23h56min4s 360
太阳日 24h 360°59‘
2若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恒星日不变,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3若自转方向相反,公转方向不变,则恒星日不变,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4、若自转方向相反,公转方向相反,恒星日太阳日不变
5、顺地球自转方向运动,太阳日小于24h,逆地球自转方向运动,太阳日大于24h
③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相等
线速度:赤道向两级递减为零
晨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到昼的分界线为晨线。
a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且平分纬线,全球昼夜等长。
b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纬线被分割成不等的两部分。
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最大(23.5),并与极圈相切。
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两切点: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点;
晨昏线与极夜圈的切点所在经线为12点;
2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①地方时②昼夜更替③地转偏向力(赤道向极点增加)
地方时
A.相同经线地方时相等;
B.时间上东边比西边早;
C.经度相差15°的两地,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的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
D.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是:
某地地方时=已知时间±时间差(东加西减)
日界线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1天,时分秒相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