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口与城市》学案
【学法导航】1.人口增长模式及判断
“高高低”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 低
“高低高”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分布国家 较高
“低低低”模式 特点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分布国家 高发达国家西欧美国大洋洲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迁出地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联系,
②缓解了人口压力
③缓解就业压力 容易导致劳动力匮乏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①分散大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实行“公交优先”原则;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兴建经济适用房;抑制楼价等)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使其有利于自净,有利于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4、城市区位
5、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
交通和自然资源因素始终起巨大影响。
科技和旅游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黄山市、张家界市等城市的形成。
6、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划分:
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商业区:(1)主要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2)主要的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特征:
①是城市商业核心区;
②以高层建筑为主;
③交通运输便捷;
④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住宅区⑴用地面积: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用地的40﹪~60﹪;
⑵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⑴工厂企业之间靠拢布置可带来集聚效益,工业集聚
形成工业区。
⑵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两个特点:
一是不断向城市区外缘移动;
二是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⑶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现状。
经济因素: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交通的通达性:
社会原因:收入差异、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行政因素:政府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
与坡度大小、水文和气象条件等。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是指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主要内容: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数量 彼此距离 职能种类
高 大 少 远 多、复杂
低 小 多 近 少,简单
【专题综合】
1.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监测点分别为S11、S71、S72、S73。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78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二: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