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四陆地水与海洋水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21 9:51: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yuanyang66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000字。

高中地理专题四陆地水与海洋水教案 
     [知识梳理]
  一、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
  (1)类型
  类   型 定   义 补   给 主要特征
  潜  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埋藏较浅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潜   水 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藏较深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    域 范围 占全国决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