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测+本章练测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必修2
├─【教材全解】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同步练测+本章练测: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4份)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本章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教材全解】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同步练测+本章练测: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4份)
│第三章 第三节 地域联系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三章 第二节 工业区位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教材全解】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同步练测+本章练测: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份)
第四章 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四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步练测(中图版必修2).doc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25千米)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 )
A.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于房地产开发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
2.乙地土地价格高,人口密度低,应属于( )
A.中心商务区 B.园林
C.住宅区 D.工业区
3.丙地在城市中( )
A.为最普遍的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
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回答4~5题。
4.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密度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密度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读下图,回答6~7题。
……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回答2~3题。
2.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寒冷 B.干旱 C.地势高 D. 多雾
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
5.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
……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技术
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 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黑粗实线为较大范围的大陆轮廓),回答4~6题。
4.该农作物是(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
5.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6.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下图是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
……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农业属于(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2.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墨累—达令盆地
对比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回答4~6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甲 83% 17% 22% 多
乙 45% 55% 90% 少
丙 11% 89% 87% 少
4.甲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水稻种植业
5.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B.墨累—达令盆地
C.西欧平原 D.潘帕斯草原
6.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改善交通条件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土地
……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树木的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地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4~ 5题。
4.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5.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6~8题。
……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1~3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 200 8 952 18 245 3 357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 045 514 387 288 1 344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 是( )
A.人口压力 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
5.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下图为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