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14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1张,教学案约3750+1400字。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意义。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3.通过对中国城市化的学习,理解缩小城乡差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一、城市化
1.概念:指人口和① 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② 地区的过程。
2.标志
(1)③ 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④ 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⑤ 不断扩大。
3.意义
(1)有利于⑥ 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⑦ 。
(3)城市化与⑧ 是相互影响的,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⑨ 的推进,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影响乡村的⑩ ,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2.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 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经济繁荣的城市, 相对发达。
三、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
(1)城市化状况:城市化水平 ,大多在75%以上。
(2)城市中心区的变化: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3)商业与制造业的变化:由 向边缘区迁移。
(4)市区范围的变化: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
(5)城市分布的变化: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地理)
授课年级 高一 课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程类型 新授
课时 1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过程与特点。
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3.通过对中国城市化的学习,理解缩小城乡差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城市化概念、标志及动力机制。
2.运用数据分析发到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教学建议 关于城市化这部分学习内容,可让学生阅读教材或补充资料。自主探究后,合作讨论,进而明确城市化概念、表现及意义。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可让学生读世界城市化推进图,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关于城市化的特点,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列表比较分析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制作PPT课件、搜集城市化各项指标图片、素材等。
学生准备:
1.完成《预学案》规定的内容,并搜集相关材料。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问老师。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