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ppt15(1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4.9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7/29 19:27: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区域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 1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2015-2016学年《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docx
│2015-2016学年《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pptx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doc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ppt
│《地球和地球仪》教师教学实施方案.doc
├─第 2课时 地图
│2015-2016学年《地图》导学案.docx
│2015-2016学年《地图》导学案.pptx
│《地图》导学案.doc
│《地图》导学案.ppt
│《地图》教师教学实施方案.doc
└─第一单元   整合与评价
2015-2016学年《整合与评价》导学案.docx
2015-2016学年《整合与评价》导学案.pptx
《整合与评价》导学案.doc
《整合与评价》导学案.ppt
  第 1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
  1.知道地球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以及经纬度划分的方法。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实质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2.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熟练判读经纬度及东、西、南、北半球;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计算距离。
  一、地球
  1.形状:①        。
  2.大小:平均半径②    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2.两极:地轴穿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纬线
  (1)概念: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
  指示方向:③    方向。
  形状:圆圈。
  长度:不相等,④    最长,向两极递减,两极点最小,为一点。
  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3)几条重要的纬线
  赤道:南北半球的界线,即南北纬度界线。
  南北回归线:⑤    带与⑥    带的界线,即太阳直射范围的界线。
  南北极圈:⑦    带与⑧    带的界线,即极昼、极夜范围的界线。
  (4)纬度
  概念:某地纬度,就是该地的地球半径(该地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划分
  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北各作90°,赤道以北为⑨    ,以南为⑩    。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4.经线
  (1)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
  指示方向:     方向。
  形状:     。
  长度:相等。
  相互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3)几条重要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经度界线。
  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东西经分界线。
  20° W和160° E:    半球的界线。
  5.经纬网
  (1)概念: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意义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确定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方向;计算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距离。
  1.用哪些数字能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根据下图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探究一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互动探究] 1.如何判别经纬线、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请说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
  2.如何根据一个点的位置判断其所处的半球?
  探究二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第 2课时 地  图
  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定义、公式及三种表示形式、常见图例,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实例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理解如何在各类地图上判断方向;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区(或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水文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①    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用途:确定图上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
  (4)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②    ,表示的范围愈③    ,内容愈简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④    下⑤    ,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⑥    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⑦    ,纬线指示⑧    。
  3.图例
  (1)概念: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⑨    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2)作用:学会认识图例和注记,有助于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⑩    。
  二、地形图的判读
  1.高度表示:     高度(海拔)、相对高度。
  2.相关概念
  (1)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坡度陡缓
  (1)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2)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
  4.地形种类
  (1)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递减(或示坡线位于等高线外侧)。
  (2)盆地(洼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    (或示坡线位于等高线内侧)。
  (3)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4)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值区。
  (5)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值区。
  (6)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选择合适的种类
  (1)参观游览→导游图;(2)外出确定行程→     图;(3)了解时事发生地点→政区图。
  2.选择合适的大小:目的对象越详细,选择比例尺越     的地图。
  3.选择合适的途径
  (1)手段:     或飞机→快速、大范围获取信息。
  (2)载体:纸质或网络。
  1.想知道城市的位置和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选择的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区别?
  2.什么叫等高(深)线?等高线和等深线有何不同?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一 地图的三要素
  [互动探究] 1.以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为例,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哪些方面的表现不同?通过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填写下表:
  问题 答案
  第一单元整合与评价
  1.熟练记忆经纬线(度)、经纬网、地图的三要素,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及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的方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和计算距离,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比例尺的计算,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①    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二、地球仪
  1.经线、纬线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 圆
  长度 相等,约2万千米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②    ,赤道最长
  指示方向 ③    方向 东西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所有纬线都④   
  2.经度与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由⑤    (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度数向东⑥   为东经度,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度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半球划分 20° W~0°~160° E为⑦    ,160° E~180°~20° W为⑧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三、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⑨      。
  2.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内容越⑩    ;图示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     ,内容越     。
  3.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的地势高低和坡度大小状况。
  1.有人说“在同一幅经纬网的地图中比例尺必然相同”,请结合下图比较图中AB、CD、EF、GH四条线段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2.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站在高处,低处的地点都能看得到吗?请结合下图进行分析。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M、N两点的经纬度位置:M    ,N    ;M、N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其最终位置(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3)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A地是    ,D地是    ,B地的坡度比C地    (大或小)。
  (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当甲山顶气温是16 ℃时,C地气温是    。
  (4)B地在A地的      方向,乙河的流向是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