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久救援与救助》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50字。
课 时 计 划
第周 星期 共2 课时第节 年月日
课题: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久救援与救助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结合救灾情景的回忆和感觉,归纳灾前、灾中和灾后的救灾重点。
2.基于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应对某一种自然灾害,可以使灾害救助得到保障。
3.基于灾害应急过程,阐述个人应如何服从国家或上级的行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挂图、图表等 缺勤登记:
【板书设计】
3.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
二、灾中应急
1、概念:
2、主要目的:
3、灾害应急的范围:
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
5、救灾应急预案
三、灾后恢复
1、灾后恢复的目的:
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3、我国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方针及我国的救灾管理体系
教师教、导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引言导入……P71
1、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的概念(P71)
2、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图3.9展示了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一、灾前准备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
(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
通过阅读表3.1,了解:
①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水灾,需要储备的物品;
②进一步理解“储备什么物资主要由灾种决定”。
(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
我国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专业救援队。
阅读,了解:
①我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的时间、人员组成、配置的设备、主要任务等。
②通过对我国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了解,说明专业救援队的最大优势是以其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救灾的效率。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