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6870字。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运用地图能够说出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洪涝、地震、海啸、蝗灾等灾害图片、音像资料、动画课件的呈现,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2.通过对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利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利用表格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防御,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洪涝、地震等灾害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呈现,刺激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强化学生灾害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目的。
2.通过对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灾害及其关联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树立全球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教学重点]
1. 气象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2. 地质灾害的灾因、灾兆和分布
[教学难点]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断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灾害与资源、环境、人口被认为是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四个主要因素。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才能使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其区域分布吗?
【板书】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讲述】自然灾害的类型划分,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类型也就不一样。
【思考活动】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你知道这些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请把它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点拨】
自然灾害的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自然灾害波及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陆地地形类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出现时问的先后和灾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自然灾害出现时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