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2张,有教案。图片丰富,内容详尽,层次分明,适于操作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执教:刘纯文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怎样?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材分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共3节内容,前两节主要是从不同的空间介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环境”的特点,而本节则侧重于阐明人与水的相互关系。该节教材以水资源作为案例来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材首先介绍了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着重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接着,教材阐述了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在活动中,安排了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探究,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进步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并以咸海面积的缩小的原因分析及其产生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案例。最后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