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31 12:40: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流浪客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50字。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教学准备】自制图片、示意图等
  板书设计纲要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2、生态破坏:致使环境更不稳定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例如P18
  图l、28  某河流修建水可前后径流量的变化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
  2、生态破坏: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上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
  说明:人类活动很难改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认识,进行一定的预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准确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程度。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