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340字。
《印度》教学设计
课题 印度(第一课时)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和水旱灾害频繁多发的原因;继续培养和强化学生用图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对信息加以整合,探究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
重点 印度人口压力;如何应对水旱灾害。
难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考点 1. 世界人口第二大国、首都2.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导 学 过 程
学习准备 一、课前预习:
1、 与我国邻近的大国有哪几个?其中与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状况极其相似的是哪一个国家?2、你了解印度的哪些情况?3、你是否能够概括出印度最突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印巴冲突你了解多少?。
二、自学质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馈 再教设计
播放印度电影片段
要求学生观看提问:充满异域风情的歌舞把我们带入了哪个国家?板书课题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呈现泰姬陵的图片,简介泰姬陵,引出印度是世界的文明古国。
2、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展现南亚政区图
要求学生读图并提问:
(1)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有何特点?
(2)海陆位置有何特点?
(3)海岸线有何特征?
要求学生读图并提问:
(1) 找出与印度陆上接壤的国家?
(2)印度隔海相望的国家?
(3)印度的面积和首都。
教师引导
展现南亚地形图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基于我国的位置关系。
特别强调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
呈现“印度人口增长”图
提出问题:
1、计算从1993—2011年印度人口增加数量各为多少亿?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增加的结论。
2、 预测再过3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多少亿?
3、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
把握住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数据并得出结论。
引发讨论:人口问题的对策?
指出:由于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受教育水平低下,生产力水平落后,传统的生育观以及宗教的影响,控制人口的工作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呈现“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提问:
1、孟买各月气温有何特征?为什么?
2、降水分配有何特点?
引导分析印度气候特点
要求看画面了解气候的成因。
引导学生看图P7.39分析
播放视频展示季风成因
呈现“南亚一月风向、七月风向”图
呈现表格“西南季风的变化”
呈现印度旱涝灾害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表现了印度遭受到什么自然灾害?结合上述讲解分析造成这种灾害的原因?结合印度的气候联想我国水旱灾害的特点。
印度的粮食生产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及P35活动题1、阅读两次“绿色革命”说说印度的饮食习惯,找出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粮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2、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指导读图7.42了解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完成活动题
欣赏。
回答:印度
聆听、感悟。
通过合作探究并回答。
1、大部分位于低纬度。东半球。
2、向南深入印度洋,是个大半岛。
3、比较平直。
阅读课文材料了解南亚大国印度概况
一名学生拖动鼠标指出印度陆上相邻国家的名称及放置。
另一名学生指出隔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一名学生说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新德里
学生互相评价
找到,概括总结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及其分布。
展示印巴冲突的相关背景资料
小组合作解决、归纳总结:
人口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
17.1亿。
学生活动:P32—P33
根据回答互相评价完善答案。
阅读、分析、领悟、认识人口压力的内涵。
讨论并回答:控制人口增长。
聆听,领悟。
从图像中分析提取信息
1、全年高温,气候炎热。因为大部分地处低纬度。2、6月—9月降水丰沛。10月—5月降水少。
1、根据孟买气温和降水情况归纳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气候炎热,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学生小组汇报展示得出结论:洪灾和旱灾;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因此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结论:1、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2、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一一对应。
三大地形区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关系,教师要评价到位。
教材中没有现成结论需要学生的推导、计算、总结和提炼。
学生对于用文字和数学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很好理顺。但是对于人口问题的对策却把握的很准。
深入探究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是本节课难点。虽然已经突破难点,但是没有达到预设效果。学生只能从表面分析。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西南季风的来退早晚和风力的强弱语印度水旱灾害的因果关系。
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和数据统计,将学生分组并讨论完成
1、谈谈你对印度人口未来增长趋势的看法?(引导学生既要认识到印度广大农村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越来越大;还要使学生了解印度政府推行计划生育的艰苦,但是人口自然增长已经有所下降,从而用人口控制的艰巨性与希望并存的辩证观点影响学生)
2、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引导得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先从旱季和雨季的盛行风向入手,然后再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西南季风来退的迟早和风力的强弱雨水旱灾害的因果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剖析问题的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