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必修二习题(2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中图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6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1 8:51: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图版】2017-2018年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2份打包,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三章第三节地域联系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四章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综合检测卷(四)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总结提升1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总结提升2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总结提升3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2018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章末总结提升4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一、教材第32页探索
  1.上面的资料集中反映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长期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出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无力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劳务市场的开放,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城市粮油计划供应制度的取消,都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促使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
  二、教材第40页复习题
  1.首先要了解和熟悉身边的城市化现象实例,如人口、地域、经济、景观、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过程,然后围绕“变化”或“过程”这一重点归纳、概括城市化的概念。下表可做参考:
  人口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总量及其比重上升的过程
  地域城市化 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
  经济城市化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的过程
  景观城市化 城市景观代替乡村景观的过程
  文化城市化 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念向乡村扩散的过程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逆城市化则是指不仅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结果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过程。
  3.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有:(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多是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三、教材第38页活动
  (1)加强城市的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区。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教材第41页探索
  (1)奥地利城市的古典建筑:欧洲城市多建造于中世纪,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这里有市民集会的广场以及大教堂等建筑。教堂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
  (2)美国现代化城市:美国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其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城市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在城市中心多分布着中心商务区,多是高层的摩天大厦。外围建筑物高度迅速下降,市内交通道路纵横交错、立体化发展,是典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道路格局。
  (3)阿拉伯国家城市:在阿拉伯城市中,由于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城镇中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阿拉伯城市的市中心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清真寺,这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宗教文化特点。
  (4)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其建筑布局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渠建房布街,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意味,处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纳西民居独具民族特色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则是纳西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见证。
  二、教材第44~45页思考
  第(1)问,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在的文化地区,然后结合当地实际回答自己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第(2)问,答案可以参考后面的“复习题1”。
  三、教材第45页复习题
  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例如,在建筑风格方面,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亭、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也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3.以我国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特别是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材第24页探索
  1.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绝大多数城镇内部的分布存在着东西向分异:西部地区富有,东部地区贫穷,其形成原因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英国地理学家马恩是通过英国地处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以及河流自西向东流,从而导致东西部环境质量差异来解释英国城镇出现东西向分异现象的。
  2.在我国不存在上述贫富分布差异的现象,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贫富差距。如果存在这种分布,是由于我国处在季风区,大部分城市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为主),夏季盛行偏南风(东南风为主),因而工业多分布在东北郊和西南郊,这里环境质量较差,是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区,而东南郊和西北郊,环境质量较好,是中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
  二、教材第25页思考
  根据所在的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三、教材第27页思考
  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各个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
  四、教材第28页活动
  北京是一座特大城市,城市各功能分区分化明显。如王府井商业街是商业区,各类商店密集,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高楼林立;首都钢铁总公司及其附近地区是工业区,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是其明显的特征;方庄住宅小区是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住宅区,外表景观是成片密集的楼房;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文化区,区内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机构。
  五、教材第30~31页思考
  南京城市的用地规模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扩大,在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从市中心向外延伸的同心圆结构。例如,城市中心地带土地使用费用昂贵,形成中心商务区,但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该地带仍混杂着其他功能适动。外围地区地价较低,以工业用地为主,并混有其他功能活动。
  六、教材第31页复习题
  1.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小区有规律地结合,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包括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等。
  2.城市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提供的中心地功能。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服务功能也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