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训练试卷(1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湘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0 7:17: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19份打包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3.2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3.3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3.4 常见的天气系统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2.4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二章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完成第1~3题。
  1.图1中序号与图2中甲、乙、丙表示的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⑤——丁 D.⑥——丙
  2.图中①~④岩层和⑤⑥岩石按形成过程由老到新的排列次序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3.M、P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 B.向斜、背斜
  C.断层、背斜 D.断层、向斜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甲应为岩浆岩,丁为岩浆,乙、丙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根据图例,可知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为变质岩,⑥为岩浆岩。第2题,①②③④属沉积岩,由下向上,越来越新,⑤是在⑥形成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下变质成的,⑤新⑥老。第3题,由岩层的弯曲形态或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M为背斜,P为向斜。
  答案1.B 2.C 3.A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4~6题。(导学号51390091)
  4.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6.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解析雾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空气暖湿,二是下垫面寒冷,与空气温差较大。由图知,S市位于30°N~40°N北美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光照强,气温高;该地水域面积大,水汽丰富。暖湿空气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易形成雾,第4题D项正确;夏季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气流较弱,风力小,不利于雾消散,第5题C项正确。S市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第6题D项正确。
  答案4.D 5.C 6.D
  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可能是(  )。
  A.城市热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8.图中城市大气污染危害较重的时间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夜间
  解析第7题,由图中烟雾的飘动方向可判定,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应该是海陆风。第8题,当烟雾飘向陆地时,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因不知图示地区所处的位置,所以无法确定哪一季节污染危害较重,但可以确定白天烟雾飘向陆地,污染危害较严重。
  答案7.B 8.C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1390092)
  9.1月,图中甲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0.关于乙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解析第9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甲地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10题,乙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
  第三章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美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在遨游,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类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较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这正是“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第1~3题。
  1.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该时期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孢子植物 D.蕨类植物
  3.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B.晚期出现了人类
  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这一时期的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解析中生代是恐龙等爬行动物时代,也是裸子植物时代;在古生代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
  答案1.C 2.B 3.A
  读中国地表风化壳断面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①~④反映了中国地表风化壳的变化是(  )。
  A.向东向西 B.由南向北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南向东北
  5.比较四个地区的土壤,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地区的有机残体较多,但风化壳较薄
  B.④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C.④地区的化学风化较强,②地区的物理风化较强
  D.③④地区的风化壳最厚
  解析第4题,图示年均气温逐渐降低,年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反映了我国由东南向西北的变化特点。第5题,①②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由于生物生长旺盛,且降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④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温差较大,物理风化较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答案4.C 5.B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完成第6~7题。
  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系分布示意图
  6.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
  A.温带,35°N~45°N B.热带,5°N~15°N
  C.寒带,35°N~55°N D.亚热带,25°N~35°N
  7.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
  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材料中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和图可知,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处于亚热带,纬度范围在25°N~35°N。第7题,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形成了屏障作用,导致环流方向发生了变化,造成柴达木盆地变冷、变干,四川盆地变暖、变湿,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暖、变湿,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答案6.D 7.D
  读下图,完成第8~9题。(导学号51390103)
  8.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土壤贫瘠
  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9.该图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差异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从图中的地理要素特征可知,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促使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积累减少,进而形成了贫瘠的红壤,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8.C 9.B
  第四章过关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铁路线分布。
  答案1.C 2.A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第3~4题。(导学号51390120)
  3.影响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政策 D.自然资源
  4.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地形起伏 ②河流流向 ③资源分布 ④居民点的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山麓地区。图中铁路线的选址首先考虑了居民点的分布;其次考虑了地形的影响,尽量绕开不利地形。
  答案3.A 4.D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据此完成第5~6题。
  图1
  图2
  5.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8 000年来海平面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波动上升
  D. 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解析本组题为读图分析题。依据海平面的变化可推知,③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前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而之后则持续上升。近2万年来海平面呈波状变化,近8 000年来保持平稳。
  答案5.C 6.C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6—0.9 ℃,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完成第7~8题。(导学号51390121)
  7.上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20年代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8.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