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50字。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虽然大气也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但若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案6例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通过案例能够掌握:
1.本案例讲述的是大气污染中的急性中毒事件。(说明:大气污染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污染和影响的时空尺度不同:有急性中毒事件;有困扰某个局部地区的地方性大气污染问题;有的则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2.事件的污染源:联合碳化物工厂
事件的污染物:45吨剧毒性甲基异氰酸盐气体
事件造成的危害:1 750人当即丧生,2万人终生残废,受毒气影响的人数达50万,还有无数十、羊、家禽死去。多年以来一直危害着博帕尔市民的健康,继续吞噬着人们的生命。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l0)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原因:人的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