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课时,约1920字。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一)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要求2、3
难点:教学要求3
【教学方法】谈话法、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在晴朗的天空(白天),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月球像明亮的圆盘,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却自己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上,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学生自读课本P2—P3“图1.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师生合作,共同完成P3—P4活动家1、2。
3、读图“1.2地球的大小”,了解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6371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了解什么是地球仪。
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请同学们观察,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1)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三、组织学生完成P4活动:制作简易地球仪。
活动要求:
①按P4—P5步骤进行制作。
②成果展示,记入个人地理小制作成绩。
小结: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学习地理事物的方法。
课后反思:
1.1 地球和地球仪(三)
【教学要求】
1、进一步熟悉经线、纬线、经度和纬度及其特点。
2、能在经纬网上准确说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及相对位置。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要求1、2
难点:教学要求2
【教具准备】地球仪、自制经纬网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填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