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2830字。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设计
Xj1654-马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本节主要讲了两块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本课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了解世界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学阶段地理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储备。本课出现的概念较多,但学生有相关知识的积累。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但有一定的好奇心,容易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创设情景:播放在太空俯视地球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图上信息,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关系的确定。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导入本课(播放在太空俯视地球的画面)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讨论法这一学习方法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教具能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