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1(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7 14:57: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3份)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教学素材—Web Quest学习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docx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docx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 土地荒漠化》教学设计.docx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三明市第九中学 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荒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指出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的了解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1.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用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主要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土地荒漠化》教学设计
  北京市八一中学 王小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和现状。
  2.通过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图文资料和人口、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归纳土地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依据资料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4.通过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5.认识我国荒漠化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人地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说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说出中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新课学习: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及现状
  读书P16,说出荒漠化发生地区、本质、成因、表现及类型、现状。
  注意:
  区别荒漠和荒漠化: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演化成荒漠景观的过程。
  区别沙漠化和荒漠化: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而沙漠化是指单纯在干旱地区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Web Quest学习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邱杨兵
  一、课程标准
  本章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中的本节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选择荒漠化作为研究的内容。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荒漠化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在本节中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应该需要重点分析。而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需要我们寻找一些突破的方法。
  三、教学对象及基础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对学习本节内容所需要的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也有所了解,如: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原理;历史上关于西北地区的开发;生物学在地理环境改造中能起的作用。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