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作业测试试卷(3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8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26 6:39: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教案作业测试32份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测试卷(A).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测试卷(B).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案(系列一).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系列一).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教案(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教案(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教案(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教案(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教案(系列一).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作业(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作业(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作业(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作业(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2节山地的形成 作业(系列一).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系列一).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业(系列二).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业(系列三).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业(系列四).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业(系列五).doc
【优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作业(系列一).doc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工修建大型水库是一种地质作用B.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变形叫断层
  C.油气一般储存在向斜构造盆地中D.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读下面沙丘示意图,完成2~3题。
  2.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图是(     )
  A.a    B.b    C.c    D.d
  3.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     )
  ①沙丘陡坡一侧 ②沙丘缓坡一侧 ③沙丘移动的前方 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
  A.“v”字形河谷  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洪积一冲积平原
  5.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6.河流Ⅱ经过b村以后(     )
  A.溯源侵蚀加强  B.侧蚀作用减弱  C.堆积作用显著 D.搬运能力增大
  当前,交通运输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据此回答7~8题。
  7.山区建设交通线的劣势有(     )
  ①成本高   ②技术难度大   ③同样两地间,山区交通线总长度一般比较大   ④隧道多,工程量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需克服的最大技术障碍是(     )
  A.高寒         B.缺氧         C.冻土         D.生态脆弱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0.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12.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①、②两河汊,则(     )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D.①和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13.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     )
  A.山区河谷地带 B.平原地形    C.高原地形    D.丘陵地形
  15.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地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地质构造是
  第四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貌类型中与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形成作用相同的有(   )
  a.长江三峡 b.长江三角洲 c.冲积扇 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e.溶洞 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沟谷
  A.aef B.bce
  C.cdf D.ace
  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①处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变质岩、变质作用 B.沉积岩、冷凝作用
  C.岩浆岩、侵入作用 D.沉积岩、固结成岩
  4.关于图中信息及其推断正确的是(   )
  A.②处表示地壳的垂直运动
  B.③处表示断层构造
  C.④处多油气资源的储存
  D.⑤处气温常年低于0℃,季节性积雪广布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读图,甲为岩浆岩、丁为岩浆、乙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丁为变质岩或沉积岩。
  6.图中a、b、c、d,能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a B.b
  C.d或c D.a或b
  下图为部分板块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
  A.a B.b
  C.c D.d
  读“北半球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岩层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a a B.①④③ a
  C.③②① D.②③④
  10.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P处河流为平直河道,则河流自南向北流
  B.如果P处河流为弯曲河道,则西岸为凹岸
  C.该地区最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④岩层
  D.P处河谷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无关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①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①②没有关系
  B.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②没有关系;褶皱①形成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貌③
  C.褶皱①形成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貌③,在地貌③重压之下产生了地质构造②
  D.褶皱①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②,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坡坡下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③
  12.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地貌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a B.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C.河流入海水量减少 a a D.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14.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完成15~16题。
  15.Ⅳ单元地貌是(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内、外力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壳运动的特征。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确立矛盾对立统一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
  【教学设计】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提问)什么是放射性元素?
  ——是指能发出射线而衰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化学元素,如镭、铀、钚、钫。
  (提问)地球内部能量的来源?
  ——放射热是地球首要的热量来源。放射热是由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核反应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地球内部含有许多放射性元素,不同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同,衰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也不同。在整个地球历史中,放射性元素已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此外,化学反应、摩擦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在整个地热释放总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提问)什么是变质作用?
  ——地壳已经形成的岩石,无论岩浆岩、沉积岩或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高温、高压条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其成分、结构、构成就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即重熔再结晶),这种促使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提问)什么是岩浆活动?
  ——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富含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称为岩浆。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又在高压的作用下,因而它可以顺着地壳脆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称为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或火山喷发,侵入地壳内部的运动称为侵入运动。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2.内力作用的分类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将其缓慢的内力作用和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
  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如火山喷发、地震,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虽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不同的内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如下表所示:
  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变质作用 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次要形式
  岩浆运动 喷出地表时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 主要形式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