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0 8:30: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hqerdili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360字。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3)》中“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内容就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不仅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区域的影响。按照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教师可自行调整进度。 
  本节教材通过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抓住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两个核心问题,揭示出资源跨区域调配深刻的内在原因及复杂的历史背景,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的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高二年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中已学习了我国资源分布状况、我国区域经济状况等知识,对我国资源的调配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西气东输工程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懂得如何从互联网中获取部分有用信息,但对此工程的认识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如何将网络信息与课堂学习进行有机的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另外,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对于纯理论的知识兴趣不浓;有一定的节约地球资源的意识,但并没有经常自律于自身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没有担负起对他人、社会进行宣传的职责。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堂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把“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处于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根据问题搜集信息、讨论分析资料,寻求问题结论,最后交流展示。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设计意图: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新课标认为中学地理教学必须以地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得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西气东输”这一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