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200字。
3.4《数字地球》教案(1)(湘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获取和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
2.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
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
一、 “数字地球”的含义
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的提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3.数字地球的特点
(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数字地球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
(3)数字地球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它采用动态、仿真和虚拟等先进的技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