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课件+练习)第六章章末整合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 资源简介:
共14张。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本整合。练习共29小题,约5980字。
(七)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六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目前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达150条,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已成为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据此回答1~2题。
1. 近年来,我国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是
2. ( )
①铁路运输 ②公路运输 ③管道运输 ④航空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我国各地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
( )
A.使铁路主干线更加畅通
B.缓解人口流动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
C.加大铁路干线的货物运输量
D.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析】 第1题,铁路、公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第2题,大规模建设铁路主要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1.A 2.D
(2010年泰安质检)下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交通运输方式为
( )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高速公路运输
【解析】 根据图中等时线的数值与距离可知该运输方式应为航空运输。
【答案】 B
4.如果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
( )
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围
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
C.澳门农产品的来源地范围
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
【解析】 澳门第三产业发达,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图示信息最能反映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
【答案】 D
(2009年北京海淀模拟)下图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郑西客运专线走向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
6.造成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地处我国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
B.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
C.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
D.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7.郑西客运专线的开通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拉近西部大城市和中部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B.加强煤炭的外运能力,促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C.促进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 第5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分布的首要因素,即城市分布是影响郑西客运专线的首要因素。但在线路的具体设计上,地质地形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分布与河谷地形有密切的关系。第6题,从图示可以看出,张茅隧道刚好要穿过一段黄土层,而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加上开挖大断面隧道时极容易变形塌方,工程非常艰险。第7题,客运专线与煤炭的运输无关。故选B。
【答案】 5.A 6.B 7.B
(2010年东北联考)2008年9月26日兰渝铁路在兰州市开工建设。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8~9题。
8.关于兰渝铁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处于青藏高原、秦岭山脉和四川盆地交界处,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B.沟通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C.缩短了西北、西南两大经济区域间的时空距离
D.使沿线生态环境问题加剧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