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与城市新区的建设ppt
- 资源简介:
共60张。201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与城市新区的建设。配套练习共17小题,约3550字。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3题。
1.以下关于该岛自然地理要素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由岛屿四周向中心逐渐减少
B.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径流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大
D.旅游业发达
【解析】 图示为海南岛。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该地区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岛屿地形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分布;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率较大,故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但含沙量小;旅游业发达,但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
【答案】 B
2.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水源地 D.能源基地
【解析】 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甘蔗生长。海南岛附近海洋面积广阔,地处热带,光照热量充足,西部位于山地背风坡,晴天多,有利于晒盐,因此该岛制糖与制盐工业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接近原料产地。
【答案】 B
3.开发该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山地丘陵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B.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C.发展热带农业,建设蔗糖生产基地
D.大力建设休闲旅游胜地
【解析】 山地丘陵带位于岛屿的最高处,是岛屿的主要水源地,因此该地区在产业布局上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答案】 B
(2010年云南模拟)下图是海南岛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海南岛环带状布局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力资源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的差异 D.开发历史的差异
【解析】 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由内到外依次为山地、丘陵和台地、海岸带;受其影响,产业布局呈现环带状分布。
【答案】 C
5.有利于各带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项目是( )
A.①带开发油气资源
B.②带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
C.③带面积最大,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D.⑤带开发海岛旅游资源,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
【解析】 开发海南岛旅游资源,要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的特色,发展生态旅游。
【答案】 D
海南将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这是全国只有海南所独具的特殊功能。据此回答6~7题。
6.在海南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的地带,开发旅游资源的正确说法是( )
①突出高山族风情特色,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 ②突出热带海滨特色,发展海洋生态游 ③以国外市场为基础,面向港澳、东南亚、欧美市场 ④逐步建成避寒、冬泳、观光、度假、疗养等胜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海南岛旅游业应突出(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