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等高线的应用ppt
- 资源简介:
共39张。等高线的应用专题复习,含配套素材约3910字。
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
考点: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差。等高距按规定只写整数,不写零数。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在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
3.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1)看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是一定的,地面越高,等高线的条数就越多,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凸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凹形坡。
(3)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某点的海拔(或相对高度),再结合等高线的其它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或地貌类型。
①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②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丁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④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⑤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看等高线的形状。若等高线闭合,且中高而周低的为山地,相反为洼地或盆地;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数值处凸,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数值处凸,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为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
注:计算高度
(1)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2) 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x-1)d≤△h<(x+1)d)
注:等值线的判读:
一般需掌握“五读”(以等高线为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