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5640字。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1、 了解东部、中部、西部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部的差异;
2、 了解东部、中部、西部具体的产业结构差异;
3、 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4、 理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原因;
5、 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6、 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 东部、中部、西部具体的产业结构差异和西部大开发
教学难点 东部、中部、西部具体的产业结构差异和西部大开发
课 型 新授课
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划分的依据:
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划分。
『活动』根据教材P14面活动题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
三大经济带 东部经济带 中部经济带 西部经济带
范围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除台港澳) 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 蜀、渝、贵、云、藏、陕、甘、宁、青、新等10个
自然条件 优越 较优越 较差
经济基础 雄厚 较薄弱 薄弱
发展水平 较高 较低 低
对外开放程度 高 较低 较低
2、湖南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3、优势:资源、劳动力、市场、土地、区位等;限制因素:资金、技术等;建议:调整产业结构、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科技投入、致力发展第三产业、
【例题】:例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错误
例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错误
例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D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活动』读图1-1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
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
项 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较高 较低
科技教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发展迅猛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 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2)产业结构差异
『活动』读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可以看出:
全国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二>三>一
第一产业:东<全国<中<西;第二产业:东>全国>中>西;第三产业:东>全国>西>中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