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1710字。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雁门口中学 张德明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
归纳,表达等能力.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弄清六大板块的位置,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
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
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形成探究,求真求实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拼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提出课题 1、情景一:播放汶川地震图片
2、情景二:播放珠穆朗玛峰、我国东部海域海底、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图片 1、学生观看视频
2、思考:
(1)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这些变化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概括? 以视频以及学生熟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引出大陆漂移学说 过渡:(讲述)从沧海桑田的出处可见,海陆变迁早已在古代已经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了,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海洋和陆地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实际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海陆变迁形成的。
提问:那是什么力量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促使海陆变迁?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1、学生观看,思考:
(1)这是哪位科学家?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2)他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在地图上他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3)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探究板块构造学说 过渡: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拉开了全球构造理论的序幕,之后许多科学家在基础之上,提出许多新学说,例如板块构造学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1)看课本35面有关内容。
(2)学生分组拼合六大板块。
(3)拼合过程中观察:哪一个板块全部位于海洋? 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对比观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
用拼图动态模拟,打破地理知识的神秘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活动 (1)分别展示六大板块的拼图。
(2)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拼合过程。
(3)多媒体展示各大板块 注意观察各大板块的相对位置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