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8 21:15: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60字。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高二地理备课组冯俊意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活动建议:调查家乡一处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整治模式。
  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 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为荒漠化的治理为本节的重点,动植物的变化对荒漠化的指示作用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1.图像分析法
  2.案例分析论证法:
  学法指导:
  1.观察法:在阅读荒漠化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时用此方法。图a、b是植物的根,c是植物的叶。可仔细观察得出根叶的特点。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3.逻辑方法:在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时,采用此方法。
  位置、地形→气候(干旱)
                              荒漠化
  人为因素
  教学程序:
  本节课型为新授课,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讲授新课、板书设计。
  1.复习导入
  本节的导入采用问题式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2个问题:西北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地貌等各具有什么特征?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学生回答之后承转进入第二个环节。
  2.讲授新课
  [板书]             4.2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根据学生自习课上的预习,让学生回答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之后老师总结性讲解:①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展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联结在一起形成荒漠化或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②从形成机制看,风力、流水、化学、物理这四种外力过程造成土地退化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如风沙活动造成的土地风蚀,粗化以及沙丘形成和发展;流水侵蚀造成的劣地和石质坡地,次生盐渍化和水渍化等。③人类活动导致了植被破坏,破坏了植被也就破坏了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就地起沙和外来沙丘前移使得原来的沙漠得以扩张,从而形成荒漠化的土地。
  [板书]   一.荒漠化的成因(5分钟)
  1.概念
  2.成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沉积物多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