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ppt(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
- 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1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i球检测练习(第一课时,陈茜) .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一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一课时,陈茜).ppt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一课时,陈茜).doc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2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二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检测练习(第二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二课时,陈茜) .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二课时,陈茜).ppt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3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三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检测练习(第三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三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三课时,陈茜).ppt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4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四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检测练习(第四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四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四课时,陈茜).ppt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5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五课时,陈茜)2.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检测练习(第五课时,陈茜)2.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五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五课时,陈茜).ppt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 教案+课件+学案+检测练习(第6课时,陈茜) (4份打包)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学案(第六课时,陈茜)2.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检测练习(第六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教案(第六课时,陈茜).doc
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中看地球课件(第六课时,陈茜).ppt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课时:从宇宙中看地球
【课前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年木星冲日图”(图1),完成1-2题。
1.图1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总星系 D. 银河系
2.“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木星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了行星运动的特征是( )
A. 同向性 B. 近圆性
C. 共面性 D. 连续性
2013年5月14日9时11分,太阳爆发了一次X3.2级耀斑。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耀斑爆发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离层遭扰动
B.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C. 改变地球自转方向
D. 岩石圈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地球圈层
4.图2为1900~2000年的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年份发生“磁暴”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1950年 B. 1960年 C. 1970年 D. 1980年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图3),回答5-6题。
5. 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 纬度低 ② 距海远,降水少 ③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 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6.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 太阳风 B. 耀斑 C. 黑子 D. 极光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完成1-2题。
1. 太阳( )
A.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与地球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是北半球最热的季节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资料,判别天体系统的不同层次。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生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影响,认识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的重要意义。
3.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无线电短波、极光和气候等的关联性。
4.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5.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把握难易,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学习策略】
1.对比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如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特殊性和普通性,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等,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近年来有关宇宙探测的热点,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一重点问题,真正理解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1: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活动建议1:结合教材中“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太阳系示意图”,构建天体系统的层次示意图,说明太阳系的主要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参考图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地球
月球(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太阳、其它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
其它恒星系
__________(简称星系,约10亿个)
【典例剖析1】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从宇宙中看地球
扬大附中 陈茜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二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认识并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复习重点:
结合自然地理现象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复习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产生时差的原因,掌握不同经度之间有关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及换算。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考向
分析 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地球自转运动”问题的切入点和分析角度。 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的难易程度,理解完成试题所必须的绘图和识图要求和能力。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 ①阅读考试要点;②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交流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疑惑。 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的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
考点诠释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复习要从地球仪、经纬线的特征、经纬度的含义入手,通过教材相关图的阅读,尽量构建地球空间概念,同时通过对比相关概念,
……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从宇宙中看地球
扬大附中 陈茜
第三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二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认识并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应该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复习重点:
结合案例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2、复习难点:
区别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期自然变更线的概念,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考向
分析 投影展示近年来高考或高考模拟题中有关“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地方时差”和“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 结合试题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分析和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和现象,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从宇宙中看地球
扬大附中 陈茜
第五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轨道和周期;二是黄赤交角的意义;三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认识并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认识本节内容考查的难易程度,对症下药,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应该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复习重点:
结合案例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两者产生的周年变化及纬度差异导致的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和纬度差异,从而产生四季和五带。
2、复习难点:
结合太阳光照图和实际案例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考向
分析 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地球公转的意义”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 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