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600字。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以洞庭湖区为例
【基本说明】
1、所属模块:必修3
2、年 级: 高二
3、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5、学 时 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能明白湿地的概念及了解主要类型
②.让学生能分析世界和我国湿地的分布及特点
③.让学生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④.初步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练习掌握湿地的概念
②.通过读图2-7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③.阅读材料总结湿地的价值并通过连线练习巩固
④.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各种湿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对症下药提出相对的治理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的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环保及防灾、减灾意识
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内容分析
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探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这一节主要是洞庭湖为例,着重介绍湿地的利用与保护。湿地的利用不当使湿地的价值减弱甚至丧失,湿地的治理措施又要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对应,对症下药,各知识点连续性很强。
2、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⑵.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3、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课堂导学】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点一、湿地概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1,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湿地?
⑴简明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⑵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 湿地有哪些种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根据湿地的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形成原因分类
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
3. 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 我国湿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⑴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⑵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探究点二、湿地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2,归纳湿地的作用: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鸟类的乐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